相比于城市,农村地区的野生植物是非常丰富的,其中有些是被人们所熟知的,当然,也有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,甚至连名称也少有人知,不过,在大多数情况下,越是这种不起眼、被我们所忽视的植物,越是能够在某些方面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,比如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植物——生长在路边或低山林下的老鹳草,它就在中医界中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
老鹳草又被称为五叶草、老官草,在中医看来,这味中药味苦微辛,性平,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、脾经以及肾经,也有很多医书称这味中药还归入我们体内的大肠经。在功效上,这味中药不仅可以祛风湿、通经络,还可以清热毒、止痢疾,因此,常被用于治疗和改善风湿痹痛、泄泻、疮疡等病症,在民间使用非常广泛,在很多医家方剂里,我们也经常能看见这味中药。
关于这味药材,其实还有这样一段故事,相传,唐代医家“药王”孙思邈,每天都会在深山里寻找药草,有一次,孙思邈发现一只了腿脚不利索的老鹳鸟正在食用一种野草,起初,孙思邈并没有太在意,过了几天之后,孙思邈在山上又遇到了这只鹳鸟,并且它依旧在食用这种野草,但不同于上次的是,这次,老鹳鸟的腿脚已经看不出太大问题了,并且飞起来也比上次更加有力。
对此,孙思邈感到很惊奇,于是就采摘了这些植物,回家后将其煎熬成浓汁,让前来应诊的风湿病患者使用,奇迹的是,患者原本红肿的关节、肿痛在服用一段时间后,竟然明显好转了,并且有些患者还能下地行走了,后来,便引得不少风湿病患者前来就医,但由于这种野草的名称尚未可知,孙思邈便就将其取名为了“老鹳草”。
老鹳草这味中药的祛风除湿、活血之力,在许多医家本草著作里均有记载,比如,在《滇南本草》里就是这样说的,老鹳草可以祛除因风邪引起的皮肤瘙痒,可用于诊治筋骨疼痛、麻木、痉挛等不适,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里也有提到过这味中药:“祛风,舒经活络,伸筋骨,通经络”,可用于改善痹症、麻木等病症,在使用上,常常会先用酒浸泡之后再服用。
其实,这味药材不仅功效奇特,其生命力特别顽强,如果不能完全除尽,就会在短时间内很快的生长起来,当然,除了诊治风湿疾病,这味药材在针对这两种病症的诊治上,也具有很好的作用。
1.泄泻
老鹳草具有清热解毒的能力,可以改善泻痢病症,在治疗湿热、热毒所造成的泻痢和痢疾病症时,既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和其他的清热解毒药同用,比如黄连、马齿苋等。
2.疮疡
老鹳草不仅可以内服,还能外用,在外用上,主要是用于改善疮疡病症,因为这味药材具有清热解的能力,内服可以和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同用,而外用可以制成软膏,治疗湿毒蕴结出现的湿疹、痈疖等疾病。
顺阳网-炒股配资公司-证券配资风险-股票开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